大學(xué)路電動車市場,不少商鋪都空著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
河南商報記者 吳軍 實習(xí)生 李青彥
7月10日至18日,為了摸清鄭州電動車市場商戶的經(jīng)營狀況,河南商報記者先后走訪了鄭州市6家大型電動車市場。
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業(yè)內(nèi)運營多年的老市場的商戶們生意較好,幾乎沒有空鋪或空鋪相對較少,而新市場空鋪較多,一提起銷售,商戶們紛紛搖頭嘆息:“7、8、9月是電動車銷售的旺季,現(xiàn)在旺季不旺,可想而知淡季會更淡。”
【對比】
老市場生意好
新市場空鋪多
在油價高企、交通擁堵的當下,電動車是鄭州人出行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據(jù)了解,眼下鄭州居民家中至少會有一輛電動車。因市場需求大,相對應(yīng)的銷售市場也比較多。從黃河路電動車一條街,到鄭州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十幾個電動車市場,再到近幾年電動車市場隨著政府的規(guī)劃搬遷、縮減等,鄭州的電動車市場經(jīng)歷了萌芽、爆發(fā)、穩(wěn)定“三部曲”。
7月10日至18日,為了摸清鄭州電動車市場商戶的經(jīng)營狀況,河南商報記者先后走訪了鄭州大學(xué)路電動車市場、京廣路電動車市場、二環(huán)道電動車市場、美林河畔電動車市場、宛航電動車市場及華南城電動車市場共6家市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運營時間越長的市場,商戶越穩(wěn)定,生意相對來說也較好,比如1998年就開始運營的宛航電動車市場(最早被業(yè)內(nèi)稱為“摩配城”、“航母城”),500多家商戶,空鋪占5%。在采訪時,其他幾個市場的商戶頻頻提及“宛航的生意好”。此外,2003年開業(yè)的京廣路電動車市場基本沒有空鋪,全都租出去了。二環(huán)道電動車市場也無空鋪。
最近幾年剛開業(yè)的新市場,空鋪率較高。2017年7月12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大學(xué)路電動車市場冷冷清清。當天調(diào)查時,河南商報記者發(fā)現(xiàn),該市場A區(qū)、B區(qū)、C區(qū)的商鋪基本滿員,可是D區(qū),從D01到D27,大部分都關(guān)著門。據(jù)周邊商戶介紹,這些都是沒有租出去的鋪子。
據(jù)了解,在不少老市場,一些商戶每個月能賣出去三四百輛電動車,而在一些新市場,每個月常常賣出去百十輛甚至幾十輛車,有時一周兩三天不開張。
【租金】
每平方米有的不到20元
租金低也說明生意不好
6個市場,哪個市場的租金最劃算?根據(jù)商鋪所處的位置不同,租金也有所區(qū)別。
大學(xué)路電動車市場,2015年5月開業(yè),月租金從每平方米50元~80元不等,交4個月送一個月,通過優(yōu)惠變相降租,40多家商戶,D區(qū)有部分空鋪。
京廣路電動車市場,2003年開業(yè),月租金80元~100元不等,最近兩年房租有小幅上漲,80多家商戶,無空鋪。二環(huán)道電動車市場,2013年年底開業(yè),月租金從45元~100元不等,房租有小幅上漲;美林河畔電動市場,2013年10月底開業(yè),月租金50元~100元不等,房租每年上漲5%~10%;宛航電動車市場,1998年開業(yè),月租金從50元~120元不等,最近兩年租金無變化;華南城電動車市場,2014年開業(yè),月租金17元~36元不等,交2.5年送2.5年,處于第一個合同期。
租金便宜意味著成本低,那商戶是不是就會選擇租金便宜的市場呢?“租金便宜,也就意味著生意不好,其實,我們寧愿租金貴點,只要生意好,有客戶。”7月13日,河南商報記者在二環(huán)道電動車市場采訪時,多名商戶這樣表示。
華南城電動車市場一商戶稱,她在這兒270多平方米的商鋪,一年租金只要6萬元,確實不高。 “2014年我們從嵩山路棉紡路的電動車市場搬到這兒。以前店里一個月能賣200多輛電動車,現(xiàn)在只賣幾十輛。”
不但銷量下滑,利潤也直線下降。大學(xué)路電動車市場的一名商戶稱,2014年在黃河路電動車市場時,賣一輛電動車能掙七八百元,現(xiàn)在賣一輛車頂多掙200元,有時生意不好,掙幾十元也敢賣。
【利潤】
超七成商戶稱
上半年利潤下降明顯
今年上半年,商戶的銷量如何?和去年同期相比,是有所下降,還是有所增長?57%的商戶選擇了“大幅下降”一項。下降了多少?有9個被采訪的商戶甚至稱,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相比,銷售額至少下降了50%以上。有5名商戶稱,銷售額至少下降了30%以上。有一名商戶稱,銷售額至少下降70%以上。
此外,17%的商戶稱,上半年有10%以內(nèi)的小幅增長;選擇“持平”和“大幅增長”的商戶各有一個,占比都在3%。
銷售額直接影響利潤,在“上半年凈利潤同比是否有變化”一項中,73%的受訪商戶稱,利潤下降明顯;17%的商戶表示,利潤持平;只有10%的商戶表示,今年和去年相比,利潤有所增長。
上半年銷售額和利潤雙雙下滑,下半年會有所好轉(zhuǎn)嗎?對此,調(diào)查中,77%的商戶認為,下半年的銷售形勢“將更加不景氣”;20%的商戶認為會維持上半年不景氣的狀態(tài)。
【尷尬】
打工每月凈落3000多元
他說比以前開店強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電動車市場時,盡管每個商戶都說自己不掙錢,可為什么京廣路電動車市場、二環(huán)道電動車市場幾乎沒有空鋪? 宛航電動車市場只有少量空鋪?
“這就是這個行業(yè)的尷尬!一算賬,大家都不賺錢,可是,不干這個又干啥呢?這就像《圍城》一樣,不了解這個行業(yè)的想進來,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想出去,卻找不到出路。”采訪中,京廣路電動車市場的一名商戶如是感慨。
二環(huán)道電動車市場的一名商戶稱,2014年生意不好時,以為2015年會好,結(jié)果2016年更不好,“一年不如一年”。
“有的市場是沒有空鋪,那是因為商戶換得勤。有的鋪子是仨月一換老板,老的走了,新的又來了,像割韭菜一樣,一茬茬的。”京廣路電動車市場的一名商戶稱,外行看著商鋪都滿了,以為這行很賺錢,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因為不賺錢,曾經(jīng)在宛航電動車市場自己開店的陳先生,如今在京廣路電動車市場給別人打工。“我那店最紅火時,一個月能賣300多輛車,后來老賠,2015年就不干了。”陳先生說,干電動車這行,人家放假時,店里忙,人家上班,店里還忙,最后一算賬,錢全交房租了。
“現(xiàn)在給別人打工,底薪3000元,再加上提成什么的,一個月能拿6000元左右,除去吃花,還能剩一半,比當年自己開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