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幾位老人在西安市政務服務中心“一次”辦好老年證。(人民日報3月23日)
效能決定發(fā)展速度,作風決定發(fā)展質(zhì)量。只有真正解決了干部作風“庸、懶、散、浮、拖”的問題,才能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素質(zhì)。只有真正提高了干部隊伍素質(zhì),才能提升政府部門的辦事效能。也只有真正提高了政府部門的辦事效能,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的意義不僅限于其內(nèi)容本身,更是從服務、政策、制度、環(huán)境多方面優(yōu)化政府供給。它是政府逐步完善效能政府所邁出的重要步伐,也是政府向社會、群眾作出的鄭重承諾。
“最多跑一次”,看似不起眼的幾個字,曾幾何時,卻讓我們的群眾飽嘗心酸。社會要規(guī)范,需要資料的支撐。由于國家的制度不夠完善,干部隊伍的素質(zhì)有待提高,種種因素,讓我們的群眾無論是修房子,上戶口等等問題,都是來來回回的穿梭于政府各個部門之間。不是差證件,就是填寫不規(guī)范。甚至有的地方,連簡單的差身份證復印件都可以把群眾打回去。說起來,都讓人唏噓不已。
身在基層,扎根基層。我是基層工作人員,我深知群眾才是我的親人。當前的農(nóng)村發(fā)展形勢,注定了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和兒童。往來政府辦事的群眾,絕大多數(shù)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如果我們的工作人員不提前把辦事的具體流程提前公布出來,不多向他們提供幫助,試問我們的老人要多久才能完成一件看似很普通的事情。
“最多跑一次”,這不是政府的對群眾講出的空話,而是政府公職人員的座右銘。它時刻警醒著我們的干部隊伍要多做“有用功”。群眾來一次,我們就把事情辦好一件。勿忘初心,立黨為民。只有真正做到把群眾當親人,我們才能真正的做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