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熱愛中華大地的人,他一定會愛她的每一條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頁光輝的歷史。
從大隊支書到黨的總書記,改變的是時間在他身上的印記,未變的是他始終一如既往對群眾的關懷。
四年的時間,對于人生恐只如白駒過隙,然對于正在發(fā)生著深刻變革的國家,卻如華彩版歷久銘心、絢彩奪目?;叵?012年冬天,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當習近平等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站在全國觀眾面前之時,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剛剛改革開放30多年的國家,在短短的四年間就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誰也不會想到,一個擁有8700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在短短四年間就以超強的執(zhí)行力全面開展“自我凈化”并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誰也不會想到,一個經(jīng)歷了2000多年封建官僚體制的社會,在短短四年間就破除干群芥蒂,不是親人卻更甚親人。
“要隨時隨刻傾聽人們的呼聲、回應人民的期待”,四年前,總書記如是承諾。四年后,他用“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堅毅、“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真誠、“三嚴三實”的態(tài)度、“兩學一做”的方式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此時此刻,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新春寄語中,總書記如是說。不得不說,四年之中讓人眼前一亮的事情太多,無論是“走基層惠民生”干部群眾打成一片的溫暖,還是“拍蠅打虎”蛀蟲落馬拍手稱快的豪氣,都令筆者難以忘懷。但真正最讓人感到欣慰與溫情的,還是“精準扶貧”所帶來的實質(zhì)性改變。“四年減少貧困人口近6000萬”,這在世界扶貧史上都是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的締造者卻并沒有因此而倦怠,從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到農(nóng)村工作會,再到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會議,沒有一次他忘記了“困難群眾”忘記了“扶貧攻堅”。正因為他的孜孜不倦、夜以繼日,才有了從上到下的激情、才有了自下而上的溫情。
“你呀,不錯嘞,好書記嘞”,這就是人民群眾對他的最好印象,這就是人民群眾對他工作的最大肯定。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習近平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棄的堅毅,始終踐行著“人民代表”的不朽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