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明年我就不用來了,由人工智能代替我參加展會活動。”雖然只是跟記者開的一句玩笑,說起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技術,美國消費技術協(xié)會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蓋瑞夏培羅的眼中卻分明流露出一絲興奮。
在這位CES Asia主辦方的掌門人看來,與前兩屆相比,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新技術的大量涌現(xiàn)是2017亞洲消費電子展的最大特點。“通過CES Asia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技術發(fā)展非??欤瑑赡昵罢箷谝淮伍_展時展出的一些技術,在這里已經不大看得到了。而人工智能兩年以前幾乎沒有人談起過,同樣2年前無人駕駛也沒有像今天這樣引發(fā)熱議。”
近年來,隨著不少像英偉達(Nvidia)這樣的科技公司高調進入汽車市場,每年一月份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CES 展里,汽車戲份越來越多。這次2017 CES Asia也不例外。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傳統(tǒng)車企和新入局的跨界新軍承包了整個N3館。以至于有媒體驚呼“CES 在上海辦了個很技術的車展”。
貼標簽總是容易的,不過仔細對比一下參展商、展臺和主題理念就會發(fā)現(xiàn),CES Asia根本不是“很技術的車展”。
1.“小而美”VS“大而全”
從參會人數(shù)到展覽面積,2017 CES Asia全面超越去年。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超過450家參展商參與了本屆展會,總展覽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創(chuàng)歷史新高,展廳也從去年的4個擴展到5個。實際上,自2015年首屆展會舉辦以來,亞洲消費電子展的規(guī)模翻了一倍。
“2017年亞洲消費電子展讓我們感到震驚!”蓋瑞夏培羅甚至與同事開玩笑說,在自己有生之年,亞洲消費電子展肯定會超過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消費電子展。
“CESAsia只花三年就實現(xiàn)了4萬平米的展出規(guī)模,這個展出面積已經是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展的十分之一。”美國消費技術協(xié)會消費電子展和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高級副總裁凱倫查布卡解釋道,國際電子消費電子展已經走過了50年的漫長歷史,這足以反映亞洲消費電子展成長速度有多快。她向記者斷言,“亞洲消費電子展要想成長為拉斯維加斯那么大規(guī)模的,絕對不需要50年。”
不過就展出規(guī)模而言,即便是這樣一場被譽為“東半球消費技術行業(yè)年度盛會”的大型展會,仍然無法與身為國際A級車展的上海車展相媲美。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海車展吸引了18個國家和地區(qū)1000余家中外汽車展商參展,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是2017 CES Asia展出面積的9倍之多。
其實只要稍加對比,就很容易感受到CES Asia與上海車展/北京車展的區(qū)別。一方面,2017 CES Asia展館顯然更加“小而美”,逛完5個展館也不用像采訪上海車展時那樣暴走兩萬步。另一方面,各家企業(yè)的展臺布置也更加簡潔。例如今年首次參展CES Asia的沃爾沃,展臺上只有“品”字型擺放著的一部XC90和兩部S90。在爭奇斗艷的上海車展,這種簡單的布展方式你敢信?
2.定位不同,誰是“前沿技術最高展示殿堂”
當然,今年CES Asia與上海車展也有些不謀而合的共同點。
無論是將“創(chuàng)新”作為活動主旋律的2017 CESAsia,還是高擎“致力美好生活”大旗的第十七屆上海車展,無不試圖匯集最新的、最令人激動的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說,任何涉足出行方式領域的企業(yè)想要緊跟時代浪潮、贏得更多曝光機會,都不會錯過CES Asia和上海車展。
第十七屆上海國際車展主辦方——上海貿促會會長楊建榮曾向媒體透露,有不少國際汽車巨頭明確表示,寧可取消參加其他A級車展的參展計劃,或者減少投入,也不能放棄上海車展。“因為放棄上海就等于放棄了中國這一巨大的汽車消費市場”。
而在凱倫 查布卡看來,CES Asia的展商和拉斯維加斯的展商有很大區(qū)別。“60%在亞洲消費電子展參展商都沒有去過拉斯維加斯,但他們也能夠很好地規(guī)劃在亞洲本土參展。”據(jù)她透露,在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的五千家參展商中,有1682家來自美國,還有1200多家來自中國。
從某種意義上說,近年來CES和車展的火爆,恰恰印證了中國、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兩大經濟引擎的實力和地位。
蓋瑞夏培羅相信,新一輪技術革新所帶來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足夠讓CES和車展上的企業(yè)盡情發(fā)揮。更何況,雖然CES和車展均有意爭當“前沿技術最高展示殿堂”,但二者畢竟定位不同。
以智能互聯(lián)汽車為例。面向大眾消費者的2017 CES Asia更關注娛樂、內容和技術的相互融合,因此梅賽德斯-奔馳帶來了Fit &Healthy智能健康概念車,寶馬則祭出了BMW i未來概念座艙。這對多年相愛相殺的國際汽車巨頭不約而同地引導消費者展開對未來座艙的想象,從而探索下一輪汽車消費升級的方向。
另一方面,更能滿足車迷的上海車展聚焦于與未來出行有關的創(chuàng)新理念。在這個各種新技術風起云涌的時代,不僅有云度、NEVS等新興力量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傳統(tǒng)車企也都加大了對智能化研發(fā)的投入力度。無人駕駛汽車、智能互聯(lián)汽車在今年上海車展上頻頻高調亮相,就足以證明車展同樣站在“汽車智能化革命”的風口。
楊建榮認為,上海車展早已脫離了以交易額作為主要考量指標的低層次展銷會階段,而是與其他A級車展一道,成為汽車領域新能源、智能汽車、移動互聯(lián)等創(chuàng)新技術的展示平臺和創(chuàng)新理念的交鋒平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舉辦的行業(yè)高峰論壇,集聚了國際國內50余名汽車生產商高層及行業(yè)內400名嘉賓共同“華山論劍”,創(chuàng)下車展舉辦17屆以來的人數(shù)新高。
這種系統(tǒng)性的探討在2017 CES Asia中并不多見。
“事實上,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目前都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可以說就像學步的嬰兒。”蓋瑞夏培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把這兩個技術放在一起談論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我相信在接下來的二三十年當中,這兩個領域的技術會有飛速的發(fā)展,而且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畢竟它們能夠幫人們減少很多痛苦。”
蓋瑞夏培羅坦言,相信自己有生之年就能看到智能互聯(lián)汽車成為現(xiàn)實,并表示,“很高興我們國際消費電子展和亞洲消費電子展能夠在這方面做出貢獻”。
無論是2017 CES Asia,還是上海車展,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們都已經意識到:汽車勢必會從單一的硬件產品向更豐富、更融合的交通出行載體轉型。
如果此時給CES Asia貼上一個“技術型車展”的標簽,或是妄言“上海車展有豪車、有車模,但是看不到前沿科技”,無疑顯得幼稚而可笑……要知道,這些簡單粗暴的判斷既是對傳統(tǒng)車展的惡意貶低,也是對CES Asia這個新事物的一種禁錮。
作者:許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