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劇中被李達康書記批評的光明區(qū)信訪局低矮的窗口,給辦事群眾帶來的不便,立即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劇中光明區(qū)的“跪式辦事窗口”有了現(xiàn)實版。4月14日,有網(wǎng)民上傳了幾張圖片,鄭州社保局辦事大廳一窗口柜臺設計“不高不低”,讓辦事市民“坐立不安”。
盡管相關部門相繼進行了解釋、整改,但業(yè)已造成的負面影響卻無可挽回。“跪式窗口”不只是一個窗口問題,體現(xiàn)為民服務態(tài)度,為民服務的意識。“跪式窗口”真正的隔閡的是人心,傷害的是人民的尊嚴。
窗口面對普通民眾辦事,本來是服務群眾、方便群眾,卻因設置不當,令民眾倍感屈辱、刁難,充分暴露出該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xiàn)實尷尬。這些單位缺乏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宗旨觀念淡薄,依然把自己擺在高位,沒有考慮到群眾的現(xiàn)實需求,沒有做到貼近民眾的要求。而從根本上來講,都是工作思路出了問題。
還有多少“蹲式窗口”等待整改?!缎戮﹫蟆吩u論認為,在服務質(zhì)量上,不給自己留有整改余地,才算是為辦事者設身處地著想;多站在民眾角度考慮問題,才不會出問題。此外,不僅是一些機關部門的服務窗口。劇中的諸多細節(jié),在現(xiàn)實中都不乏“同款”。以劇為鏡,可以照出不少“妖精”。我們期待,一部熱播電視劇,帶動一系列問題的整改;但更應該歸位的,是讓“為人民服務”成為日常的制度、規(guī)矩、意識,駐扎在公共機構服務人員心中。公共服務設施要人性化,服務部門的窗口尤其要注意細節(jié),做到以人為本。建議所有窗口單位來一次大排查、大整改,將那些不便民、不人性化的設計統(tǒng)統(tǒng)改掉。
希望借助《人民的名義》的“東風”將“跪式窗口”吹走。在信息時代,一切違背公眾利益的事物曝光的門檻低,匯聚足夠多的關注力也變得容易,被輿論圍觀倒逼后,涉事單位通常火速反應,迅速整改。但是,不能總依賴于群眾的“火眼金睛”,更不能依賴于一部電視劇的影響來改變某些部門的工作態(tài)度。真正做好“服務型政府”,就必須在公共服務中注重細節(jié)的不斷優(yōu)化,即使是對“跪式窗口”這樣的“歷史遺留問題”,也需要及時主動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