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式窗口”,最早指2017年熱映的反貪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光明區(qū)信訪局的低矮窗口,繼該電視劇熱播之后,多地服務窗口相繼被網友反應“過于低矮”、“讓人站也不是,蹲也不是”。
2017年4月20日,北京阜外醫(yī)院被網友指出存在“蹲式窗口”不到20分鐘,醫(yī)院官微便回復:“感謝人民的反映,我來晚了,讓你們受了委屈,馬上整改!”
人民日報評論說:辦事窗口雖小,卻體現(xiàn)著經營城市的態(tài)度和理念,何況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公共服務牽涉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城市管理者能執(zhí)著于服務細節(jié)的完善,在公共服務的供給上減少粗糲,精益求精。
近日窗口整改熱,各地實體“蹲式窗口”相繼整改,確實給辦事群眾帶來舒心,快慰了人心。由此,筆者又想到,實體“蹲式窗口”容易發(fā)現(xiàn)和整改,而那些隱形的“蹲式窗口”是不是還應該多加尋找,也進行一番整改呢?
人民日報說得好,“蹲式窗口”的整改,反映的是服務細節(jié)的完善??梢哉f,同時,它也反映了領導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
而平時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單位甚至一些窗口部門服務意識仍然欠缺。簡單的事,復雜了辦;一趟的事,多趟地辦;針大的事,也要一把手簽了辦;本來好好的事,卻給冷著臉,冒著火,發(fā)著脾氣地辦;甚至于,該辦的事不給辦,拖著辦等等。這些現(xiàn)象在個別或者少部分單位、人員身上,也是有的。
歸根結底,一方面是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問題,另一方面是辦事人員的個人修養(yǎng)和素質問題。但是,當代表單位、部門執(zhí)行事務,個人就不僅僅是個人,這也是辦事人員及單位領導都得特別注意的事情。因此,觀念須加強,人員素質要提高。
人無完人,從客觀上說,工作上偶爾的錯漏是有的,人民群眾也要多理解。但辦事人員卻不能拿這個偶爾來作說辭。因為你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何況職責所在。
辦事機構一方應盡可能方便百姓辦事,為民服務不能高高在上。這是我們黨和社會的要求。同時,來辦事的群眾因為素質修養(yǎng)層次不同,也要注意不能就以“我是群眾我怕誰”的腔調,頤指氣使,動不動就指責抱怨。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人民不是“賤民”,工作人員也不是“奴才”。要保持平衡。不能像蹺蹺板,時而一頭高一頭低。
人人平等的世界,多多替人著想,相互理解和體諒,世界更和諧,生活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