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有這樣一位拾荒老人陳光偉,他靠自己收廢品賺來的錢,多年收集到5萬冊書籍,現(xiàn)將1200余冊珍貴圖書無償捐贈給省圖書館。先生希望此次捐贈的藏書能夠鼓勵幫助更多的年輕人通過讀書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為四川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做出貢獻。(來源:2017年4月25日央視新聞30分)。
培根在《論求知》中說過,“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的確,讀書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讀書讓人提高自身修養(yǎng)、讀書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讀書讓人浩然之氣。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是強國富民的唯一途徑。
記得小時候每次放學,祖父來接我回家, 總是跟我買些小人書還有連環(huán)畫,我如獲珍寶,如饑似渴的閱讀。后來工作了,每天下班回家,總要拎一本書來閱讀閱讀。朋友們如果給我家里打電話,問干什么,我十有八九都認真回答在家讀書。哪怕是有推脫不掉的飯局,也會在睡覺前來篇枕邊閱讀。
我想,讀書、學習不僅僅是我個人的生活習慣,更是作為一名黨員所恪守不移的信條。習近平同志關于干部要“三嚴三實”的告誡,仍然振聾發(fā)聵。“三嚴三實”首先是“嚴于律己”,律己的重要一條是“自覺遠離低級趣味”。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少數(shù)領導干部道德滑坡、趣味低級甚至被庸俗交往“圍獵”,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放棄了主觀世界改造和道德修養(yǎng)。鄧小平同志說過:“不注意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遠離各種類型、多種層次的低級趣味,應當成為每個共產黨人的自律,也應當成為黨風政風建設的一個要素。只有努力學習、多讀好書,從優(yōu)秀文化知識中汲取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才能遠離庸俗和低級趣味,升華思想境界,養(yǎng)成浩然正氣。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面對競爭激烈的時代,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黨員干部一定要讀好書、多讀好書,激發(fā)自己內心的正能量,激發(fā)自己人性中的真善美,提升道德修養(yǎng),從善如流;不辜負陳光偉老人的殷殷希望,忠誠、干凈、擔當,做廉潔從政的模范,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相關關鍵詞: 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