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象,沒有水的日子怎么過?你可曾思量,36年做一件事情,你會做什么?(《人民日報》4月19日)這位老人,今年82歲,他和大山較勁,用36年的時間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這條水渠,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這位老人,就是草王壩村的老支書,名叫黃大發(fā)。這個橫跨36年的故事,是一段注定流芳后世的佳話。一個人,一輩子,一道渠。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同志“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81歲高齡的老黨員黃大發(fā)同志用他的一生詮釋了當代愚公精神,守望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
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黃大發(fā)同志崇高的信仰和堅定的信念。信仰是思想的強大支柱,信念是力量的根基源泉。沒有堅定的信仰引領,就難以經(jīng)受嚴酷考驗;缺乏信念的有力支撐,就會在干擾誘惑前敗下陣來。“修不好我把名字倒過來寫,我拿黨籍來作保證,我拿命來換!”這鐵骨錚錚的誓言體現(xiàn)出一個老共產(chǎn)黨人何等堅定的信念,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就是要學習黃大發(fā)同志少說空話,多做實事,埋頭苦干。在行動中堅定理想信念,讓理想信念為行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黃大發(fā)同志學習黃大發(fā)無私奉獻的精神。無私奉獻精神是共產(chǎn)黨人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取得勝利的力量源泉,是共產(chǎn)黨人永恒不變的政治本色。“對他來說,公家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軟都成。”遵義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剛平如是評價黃大發(fā)同志。作為黨員干部,我們都要把“服務人民群眾”當做自己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本色,大力弘揚淡薄名利、無私奉獻精神,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我們才能有大作為,我們的生命才更有意義。
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黃大發(fā)同志始終將理想和信念付諸于行動。他把信仰熔鑄在行動中,他把理想實踐在作為里,大氣凜然、大公無私,心中始終惦記著老百姓,同時也贏得了老百姓的尊重與擁護。我們黨員干部就是要在急難險重中勇挑重擔,敢于擔當,在工作生活中知行合一,帶動群眾不斷前進,走好我們新時期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