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圍獵”,有些黨員干部腦中的“畫面”可能是這樣的:一個飯局上,推杯換盞、酒酣耳熱之際,老板一邊給官員敬酒一邊往其兜里塞進一張銀行卡,滿臉堆笑地說:“領(lǐng)導,這個項目還要請您多多關(guān)照……”(3月18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當是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最佳狀態(tài)。如果對紀律和規(guī)矩不心存敬畏,思想軟化了、信念迷失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生銹,黨內(nèi)政治生活便不成體統(tǒng),這樣溫濕的環(huán)境自然容易滋生不良作風和腐敗問題。所以,干部當自律,自律就是自救。
其實,一些問題官員并非當官就想著發(fā)財,只是一時失足“被套路”了,在“圍獵者”的強烈攻勢之下,陷入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艱難境地。正如廣東醫(yī)學院黨委原書記江文富所述,請托者鞍前馬后,陪散步、陪游泳,生病了勤加照顧,想旅游了貼心服務(wù),不僅對自己好,對家人也是關(guān)愛有加。“吃人嘴然,拿人手短”,江文富就是如此“被套路”的,當請托者需要其幫忙疏通醫(yī)療設(shè)備生意之時,就是其“回報”之日,其幫忙也不是,不幫也不是。
“天上不會掉餡餅”也沒有“免費的午餐”。請托者看中的并不是干部的“背影”而是其“背景”,覬覦的是其手中的“權(quán)力”或者身份“影響力”,其“噓寒問暖”或者“打筆巨款”都是“套路”,當干部被套進去之后,就是“刀俎下的魚肉”。
“吃點拿點沒事”“你看某某領(lǐng)導比你拿得,這點不算什么”“我并不需要你做什么違法亂紀的事,只是想你多照顧一下”。這些不過都是請托人的“甜言蜜語”,如果黨員干部享受著“甜言蜜語”,再接受著“糖衣炮彈”,離自我“引爆”就不遠了。請托者的這些“套路”不過是想讓黨員干部放下戒備,從不排斥到逐漸接受,再到脫不了手,這時候請托者就可以“獅子大開口”,干部也只能就范。
唯有自律才能自救。黨員干部必須明白,紀律和規(guī)矩不是約束和限制,而是一種責任和境界。干部只有用自律塑造“金剛不壞之身”,清醒認識責任才是權(quán)力運行的“指明燈”,“禮尚往來”不過是清正廉潔的“絆腳石”,才會對誘惑“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