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舉哥”,是一名網(wǎng)絡紅人,曾徒手爬上3樓防盜窗,將一名失足懸掛4樓陽臺的3歲女童托舉達10分鐘,在眾人幫助下,最后女童獲救,因這次義舉而成名。然而,同樣的動作,在錯誤的場合下,男子卻遇到了無法想象的傷害。
一名男子駕駛一輛紅色解放半掛車,途經(jīng)鐵道口時,發(fā)現(xiàn)鐵路兩側設有限界門,限高4.5米,限高橫桿是鋼索。因擔心車上的貨物超高,便爬到車頂用手托起限高橫桿,然而悲劇發(fā)生了,男子的身體進入了鐵路上方的接觸網(wǎng)高壓范圍……專門供給火車牽引動力電源的25000余伏的導線,瞬間將他擊中,他失去了知覺。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高額的醫(yī)藥費以及基本不能自理的身軀讓他備受折磨,為維權,將鐵路部門告上了法庭,雖獲賠了42萬,但已為時晚矣。
同樣是托舉的動作,然而造成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托舉哥”是在陽臺托舉孩童,保護孩童不至于墜落;而男子卻是在鐵路高壓界限下托舉鋼索,保護貨物不被限高鋼索攔截,其結果可想而知。男子的勇氣著實讓人佩服,真可謂生命誠可貴,貨物價更高,筆者為男子用生命保護貨物的行為點贊。
然而,出了問題,鐵路部門自然要受到牽連,既要賠償經(jīng)濟損失,還要站在被告席上,既要賠笑臉安撫民眾,又要面對媒體和各方面的指責,鐵路部門躺著中槍著實很無奈。畢竟,男子受傷是真,鐵路部門家大業(yè)大,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這種真“碰瓷”真讓鐵路部門也傷不起。但是鐵路部門也是有委屈的,鐵路限高橫桿原本就是為了防止車輛高度過高通過而導致危險,更是說明著“上面就是高壓接觸網(wǎng)范圍,閑人禁止通過”,任誰都知道,頭上有高壓接觸網(wǎng),在一定范圍內(nèi)會造成觸電危險,為了自己的小命都會掂量掂量,而男子就學了“托舉哥”,就挑戰(zhàn)了。假如男子托舉鋼索過鐵道口,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是不是就沒有這一系列的問題?難道在男子發(fā)生事故以前就沒有這樣的案例了?筆者以為,肯定是有的,只是沒有發(fā)生過事故。
近些年來,隨著鐵路部門加大鐵路沿線界限的防控和危險宣傳,人們的安全意識大大增加,然而,總有些人是逆道而行的。比如,在鐵路邊放風箏的,導致風箏掛在高壓電線桿上,造成列車晚點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又比如,躲在高鐵廁所里吸煙,導致列車緊急制動的等等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說明了人們的安全意識還很淡薄,對于會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完全不去考慮,而只有當發(fā)生事情了,問題鬧大了,人們才知道悔改。
筆者以為,男子為人們做了一個錯誤的動作示范,更是給人們敲響了一個警鐘,人們要引以為戒,莫學“托舉哥”,錯誤動作會喪命,莫拿生命開玩笑,安全幸福才可保。鐵路部門也應當有所謹記,畢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在如何避免人們錯誤的行為和會造成的后果上進行真正把脈,對癥下藥,提前將錯誤的動作扼殺在搖籃里,這樣才能保證鐵路部門自身良好形象和人們百姓的安全幸福,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