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人民網推出“兩會來了,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為網友提供平臺,訴說兩會愿景。今天,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針對人民網網友的兩會建言發(fā)來回信鼓勵網友點贊拍磚、建言獻策。
“兩會來了,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瞬間席卷全國,激動了7億網民的心,為何從中央到地方,都如此重視網絡作用?習近平用一句話講得透徹:“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
黨和領導干部對網民的重視實際是對民意、民心的重視,要造福于民就要充分利用、發(fā)揮好網絡的優(yōu)勢。我們都知道網絡具有快速、便捷、無局限的優(yōu)勢,老百姓可以通過網絡訴求、網絡建言。網絡帶來的是快速信息的匯集,是智慧火花的碰撞。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便能夠了解群眾所思所愿。
比如,通過各大網站設置的紀檢監(jiān)察窗口,專設的市長、省長信箱以及各地方設立的區(qū)長信箱等,都發(fā)揮著巨大作用。越來越多的群眾變“上訪”為“上網”。通過網絡咨詢政策、反映訴求。網絡帶來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的便捷以及對應政府反映的迅速,得到了越來越多老百姓的認同。
網絡的實效性、廣泛性、透明性也讓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認識到網絡輿論的重要性;網絡的瘋飛發(fā)展也對黨員干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干部投身于不斷提升自身修養(yǎng),避免因雷語寒民心損黨威;更多的干部不斷加強專業(yè)知識提升,就是想用一技之長造福于民。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對于網絡需要充分利用,做到正確引導群眾訴求、認真傾聽百姓聲音、全心回應建言,以認真、專業(yè)、擔當?shù)木?,發(fā)揮好網絡的紐帶作用,真真正正讓網絡成為黨的耳朵和左膀右臂,只有讓群眾充分參與、充分監(jiān)督、充分建言,才能讓“中國夢”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