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是沉默的,他們總是做孩子背后的英雄。他們珍視與孩子相處的時刻,同樣也反省著自己做父親的點點滴滴。
值此父親節(jié)之際,我們邀請到了一位超級奶爸,母嬰資深媒體人 @龍鳳胎老爸 來與我們分享,他要用自己父親的故事來傾情詮釋:生命的天性,不是“恩”,而是“愛”!此刻,也讓我們一起見證他和父親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
很多調(diào)查表明,要想生個聰明的寶寶,媽媽很重要。意指孩子的智商主要遺傳自媽媽,因為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女性有2個X染色體,男性只有1個。這似乎也解釋了我不如父親聰明的原因,父親想當年所取得的學業(yè)成就,是我無法達到的,就連他擅長的理科都成了我高考時的落分項。
當然這種智商遺傳還有爭議,比如美國一項對兩千多個家庭的調(diào)查表明,這種差別微乎其微。但不管孩子遺傳了怎樣的結(jié)果,一致肯定的是,性格是父親的遺傳大。性格的形成固然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是后天影響。
也就是說,爸爸對于孩子的影響和教育要比媽媽更深遠。
我自小與媽媽的關系最親密,無話不談,但與父親的關系卻有點尷尬,甚至如果我們父子兩人在家,我會窘迫到不知跟他講什么。雖然幼時我還記得父親高高把拋起逗我咯咯笑,我纏著父親帶我河里撈魚或洗澡……
但是父親的很多理念卻一直影響我至今。其中一個就是進步的理念。
父親教導我的方式跟媽媽不同,媽媽是天天說,而父親則是平均一周或兩周會有一次極其正式的,慎重的,語重心長的談話。談話很多,內(nèi)容也很廣泛,我淡忘一些了,但有些感受還記得,父親的話語會直擊思想,似乎能感受到我的心靈或困惑,談話結(jié)束有時我會流淚,這種流淚的感覺很復雜,里面夾雜了被理解,被要求,被責備,被關愛……等等說不清的感受。
這些談話都很樸實,沒有聲色俱厲,在學業(yè)上父親似乎是沒有要求的,從來不說一定要學習好,考進前幾名等等,但為何我只記得他提出的“進步”二字,或許在談話中他已經(jīng)不知不覺得要決定把這一點滲透給我了。
而這種滲透是成功的,一直到現(xiàn)在,雖然我的很多夢想都沒有實現(xiàn),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有這兩個字我都一直感覺是快樂的。
人生最苦悶是無聊。我不管做什么,當我感覺到無聊時,就會想我不能這樣停下來,或者無所事事,找點新鮮的事來做吧,學點新東西,就會感受到樂趣,這個過程不就是快樂嗎?包括我大學畢業(yè)剛參加工作,父親還提醒我一次,人生要保持進步,別停滯不前。
現(xiàn)代社會,很多父母都想從起跑線上超過其他孩子,包括先天的遺傳,并覺得這樣的話,孩子才能更容易超越別人,正因為有這種思想,所以中國的家族都“富不過三代“,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視了后天的教育影響和力量。
先天的因素固然重要,比如智商,但卻不是決定因素。就像很多老師和媽媽所抱怨的,這個孩子很聰明,可就是不知道學習。勤能補拙。如果這樣,倒不如性格勤勞認真和努力的孩子了,他們反而更能取得大的成就和貢獻。而這樣的堅持和支撐,來自于后天的培養(yǎng)。
在學業(yè)上,我沒有父親那樣聰明,但卻人生未必不精彩,因為父親的“進步“理念,讓我的生活一直充實而有所追求。
父親最影響孩子的地方是什么?就是父親的力量,這種力量將超越智商,相貌和體格,得到發(fā)揚和傳承。風靡中國的印度勵志影片《摔跤吧爸爸》中,女兒遺傳到了爸爸的摔跤體質(zhì),但也讓我們見識到,父親的影響,在孩子追求快樂實現(xiàn)夢想的漫漫長途中,是一個方向指明燈,也是永遠的人生助力棒。
謹以此文祝天下的爸爸們,父親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