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落實八項規(guī)定的措施不斷推出,以實際行動為全黨全社會作出了表率。“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準則》和《條例》,突出了領導干部這個重點,顯示了我們黨自我凈化的高度自覺和責任擔當。(5月4日人民網(wǎng))
“關鍵少數(shù)”,重點是“關鍵”、落腳是“少數(shù)”,這是習主席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提出的概念。領導干部是黨的骨干力量,肩負著領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任,職責特殊、崗位關鍵。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就等于抓住了改革發(fā)展的“牛鼻子”。
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盡管是“少數(shù)”,但無比“關鍵”。領導干部身先士卒,方能一呼百應;以身作則,方能上行下效。能不能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進而讓政治生態(tài)走向良治、善治,不僅關系到黨風建設,也關涉一個國家的政治清明、社會清正、人心向背。
領導干部一舉一動皆是導向,在黨員群眾心中的分量很重、影響很大。一旦權(quán)力運行中稍有偏移,不僅會發(fā)生經(jīng)濟社會資源的錯配,也會扭曲小環(huán)境的政治生態(tài),從而導致治理失序、問題叢生。所以,領導干部做得好,就樹起一根標桿,帶動一片,凝聚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正能量;做得不好,就會“上梁不正下梁歪”,帶來負面的示范效應。
當前,我國改革發(fā)展進入攻堅階段,經(jīng)濟運行中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解決這些問題任務很重。這就要求加大管黨治黨的力度,解決領導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調(diào)動他們履職盡責、真抓實干的積極性,激勵他們更好地帶領群眾干事創(chuàng)業(yè)。只有讓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帶好頭、做榜樣,才能成為無聲的命令,產(chǎn)生強大的感召力。
我們黨之所以能走過革命、建設和改革波瀾壯闊的歷程,成為駕馭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世界第一大黨,是和各級領導干部積極發(fā)揮作用分不開的。當前時期,更需領導干部奮發(fā)有為、銳意進取,發(fā)揮以上率下、層層帶動的示范效應,以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實干苦干的務實作風,迸出追夢圓夢的強大力量,帶領人民群眾共赴美好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