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本科二年級2班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上,對大家樹立遠大的志向表示肯定。他說,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5月3日中國青年網(wǎng))
志向是燈塔,古往今來備受推崇。從《論語·子罕》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到墨子《修身》中言“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再到王勃《滕王閣序》的:“老當益壯,寧移自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再到蘇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志向無論對于隊伍建設、智慧顯達,還是整個人生成業(yè)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十三五”發(fā)展的關鍵之際,在實現(xiàn)“四個全面”的重要之時,在脫貧攻堅的決勝期,我們的黨和國家需要有志青年,總之“志當存高遠”。而立什么樣的志,立志做什么,今習總書記給出了明確答案“青年立大志做事,不立志做大官”,為廣大青年提供了立志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場合對青年樹立選大志向提出了殷切希望。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同師生代表座談時,對當代大學生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字真經(jīng)”。2015年7月24日,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提出了“志存高遠、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開拓”這十六字。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要求從“八字真經(jīng)”到“十六字訣”,可見其對青年期望之深。
立志固然好,是求進的表現(xiàn)。但是,筆者以為立志求上是不夠的,還需向善向美。周恩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焦裕祿用自己行動成就了其“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為民志愿。李保國稱自己是農(nóng)民的兒子,見不得老百姓窮。立志要為當?shù)剞r(nóng)民脫貧致富尋找破解之道。最后成其了“太行新愚公,科技財神”。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孫家棟,少年勤學立志,青年擔綱,被譽為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等多個“第一”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由此看來,樹立遠大志向,只有堅守好向美、向善才能成其大事。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不乏黨員干部向上卻不向善、向美。他們渴望權(quán)利、豐厚物質(zhì),讓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泛濫。卻忽略了向上的本質(zhì)是要向著善良、美好,為著人民群眾的“業(yè)保醫(yī)教,衣食住行”不懈奮斗、努力。比如近日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中的公安廳長祁同偉,積極向上,從一名普通公務員到緝毒英雄,再到公安廳長。然而在其過程中卻私欲膨脹,欲壑難填,大搞權(quán)力尋租,為自己家人牟利,破壞司法公正,最終踏上不歸路。向上偏離向美、向善的初衷。原彭州市“高白帥”副市長杜滸,35歲成為副廳級干部,39歲政治生命戛然而止。他曾經(jīng)也是翩翩少年,夢想揮斥方遒,指點江上,但是在向上過程,背離向美、向善的初衷,不惜鋌而走險,致不慎“墜落”。古諺說道:學來的東西沒有踐行理想愛好,造福于社會,卻成了自己作奸犯科的擋箭牌,成為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人,這是最諷刺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心才是最大的政治,權(quán)利只是人民賦予黨員干部服務的工具。因此,黨員干部應立 “甘為民仆恥為官”的大志,樹“俯首甘為孺子牛”為民之心,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積極向上、向美、向善,不做損害國家、人民群眾的壞事,始終保持憂民、愛民、敬民之心。
立志不偏離向上、向美、向善的“同心圓”,筆者以為尤需把握“三部曲”。
一曲,學習求知,深學細照。一方面,時代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百姓訴求的不斷增多,為黨員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戰(zhàn)。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百姓的父母官,如果沒有博才厚學,臨大事怎能為百姓解憂舒心呢。另一方面,社會進步,思想價值多元化,作為黨員干部應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自潔,保持先進、純潔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一個人思想上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因此黨員干部應該向標桿學習、向書本學習,學習黨規(guī)黨章,學習系列講話,增強自己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格局意識、看齊意識,為思想保鮮,倒逼自己慎思、篤行,常態(tài)化的照鏡子、正衣冠,發(fā)現(xiàn)病癥,及時醫(yī)治,讓自己思想與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身心與百姓始終血肉相連,始終走在向上、向美、向善的道路之上。
二曲,涵養(yǎng)情趣,塑幽蘭心。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講道:“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講修養(yǎng)、講道德、將廉恥,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黨員干部的生活情趣不僅僅代表的是個人,更是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以往貪腐案的“小賭怡情”,卻打開了“千里之堤”的缺口,進而一發(fā)不可收拾。玩物喪志、觥籌交錯。雅愛“走樣”,成為糖衣炮彈的攻擊點,狠狠的掌摑了黨風廉政建設。黨員干部的生活情趣、興趣愛好應該是健康而不是媚俗的,是清廉的而不是污穢的。毛澤愛好游泳、賀龍愛好打籃球,習近平總書記愛好讀書,焦裕祿能歌善舞,多才多藝?!读婀賯餍颉穼懙溃?ldquo;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黨員干部涵養(yǎng)自己健康的生活、愛好情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對黨員干部8小時之外的監(jiān)管,引導其形成健康生活情趣,塑造空谷幽蘭之心,做到清新脫俗,志向才能向上、向美、向善,不偏不奇。
三曲,泥腿傳情,同頻共振。自古以來,我們的歷史先輩還是現(xiàn)代的革命先烈都非常重視群眾基礎,把百姓視為水、土地,黨員干部比為種子和魚,因此黨員干部應當緊密的與百姓團結(jié)起來。賈誼《過秦論》寫道“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如果政府仁義不施,民心會盡失,天下會揭竿而起。而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我們的百姓為贏的國家勝利,不惜拋棄妻子,到戰(zhàn)爭前線,拋頭顱,灑熱血。革命根據(jù)地后方,我們的百姓默默無聞的為革命戰(zhàn)士供給糧食、布匹等,百姓的恩情不能忘?!吨G太宗十詩疏》寫道:“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百姓是國家根基,重視百姓所需所盼,百姓的利益不能疏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黨員干部有責任和義務為百姓利益奔走呼嘯。黨員干部應俯身接地氣,把自己始終置身室外,能在現(xiàn)場的就不要在會場,走到田間地頭,走到其房前屋后,看看百姓種的是什么,看看百姓房屋是否安全。走進廚房、臥室,揭開鍋蓋,看看百姓吃的好不好,揭開被子,看看百姓睡的暖不暖,聽聽百姓的聲音,與百姓同頻共振,感同身受,激發(fā)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感,始終不忘初心,在為官道路上不忘百姓福祉,積極向上、向善、向美,初心之志才不會“脫軌”。
印度言語說“等一等身后的靈魂”,所以作為黨員干部在追逐向上的同時,也要適當停下腳步,想一想自己的靈魂在哪里?;▋簽槭裁纯偸悄敲疵?因為它積極探頭向上,卻不忘向著美麗燦爛的陽光,所以才會開的燦爛、美麗無比。黨員干部應像花兒一樣,在向上的過程中不忘向美、向善,勿易初心之志,始終行使在向上向美向善的“同心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