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四代都是“小小長”,92歲的老父親華阿林,上世紀五十年代年輕時在農村當了36年“生產隊長”;47歲的兒子華國東,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部隊加入中國共產黨,當了4年“士官班長”;24歲的孫女華秦瀅,在大學里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至2014年在大學里當了5年“學生班長”;至于我自己么,作為一名共產黨員,2008年退休后就一直擔任武進區(qū)東安實驗學校退休教師協會的“退教會長”,義務為100名退休教師服務。我的家庭是一個普通農家,我的父親、我本人、兒子、孫女四代人都帶小小“長”,四代黨員始終信仰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發(fā)揮正能量。
我的父親1953年入黨,擔任生產隊長期間,全心全意為社員服務。“大躍進”年代,每天要早起半小時,吹哨叫社員起身,分配各種農活,還要第一個到田頭,先挑上2擔;收工時要比社員晚半小時,整理和做好各種農活的掃尾工作。就這樣在泥里水里滾爬了一輩子,沒有一分錢的退休工資,盡管如此,但老黨員一點也不抱怨,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就是一個老共產黨員的風采。
我的兒子1987年入伍,由于訓練刻苦,進步明顯,新兵連就當上副班長,3個月后下連隊帶班,并且,他帶的班成為連隊尖子班。他被部隊評為“學雷鋒標兵”,提名南京軍區(qū)“國防勇士”,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退伍后,在常州新奧燃氣有限公司擔任巡線工作。為了燃氣早日成為千家萬戶的“喜氣”,華國棟冒烈日,頂酷暑,奔馳在大街小巷及希望的田野上,皮膚曬黑了,但他的心更紅了。華國棟對線路上的閥井、頂桿、調壓箱等,心中一目了然,線路圖裝在心中,有多少設備了如指掌,巡線抄表,細致入微。特別是在巡線過程中細心觀察,不放過任何死角,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把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華國棟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確保燃氣安全暢通,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我的孫女2009年9月到江蘇廣播電視大學武進學院讀書,入學時在班里成績排名26位。通過刻苦努力,第一次月考成績就排名第一,從此,大一到大五一直當班長。為了孫女進步,我與她訂了一個合同,班長和會長比賽,看那個當得好。由于孫女寫得一手好字,臨近退休的老班主任將班級工作放手讓她干,連填寫班級簿、學生成績單等都是她完成。由于成績突出,在大學里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五千元,被評為武進區(qū)三好學生標兵。現在她工作了,音樂、體育、美術、書法,她興趣廣泛,那些年齡較大的職工碰到問題都來問她,她儼然成了“小先生”。
74歲的我雖然年輕時讀書成績很好,但由于家里窮,沒有經濟能力讀高中、大學,而選擇讀中專,一心想早點工作賺錢補貼家用。由于“文革”的原因,當時沒有分配工作,但我沒有埋怨,而是積極配合父親,搞好生產隊工作。由于勞動積極,后推薦為代課教師。我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干一行專一行,捧著一顆心來,身站三尺講臺,一心撲在教學上。由于成績突出,從代課教師轉為正式教師;由于我1987年親手創(chuàng)辦“少年軍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特殊貢獻,又從小學高級教師破格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我從25歲起,年年寫入黨申請書,由于對知識分子控制比較嚴格,在我50歲那年才正式成為中共黨員。40多年教書育人工作中,曾獲得“國家星星火炬二級勛章”、“江蘇省優(yōu)秀班主任”、“江蘇省德育先進工作者”、“江蘇省擁軍優(yōu)屬先進個人”、“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工作者”、“江蘇教工優(yōu)秀信息員”、“江蘇省十佳少先隊志愿輔導員”等榮譽稱號。
由于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我的家庭年年成為“五好家庭標兵戶”。曾經多次被評為“常州市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常州市雙擁標兵之家”、“武進區(qū)最美家庭”。
在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的大喜日子里,我家四代黨員“小小長”熱血沸騰,浮想聯翩。歲月如歌,憶思難忘。我們想再一次站在黨旗下,重溫莊嚴神圣的入黨誓詞。我們要將崇敬與祝福,化為建設祖國的堅強動力。我們要盡心、盡力、盡情地做一輩子用愛心點燈的人。在照亮他人未來的同時,也輝煌自己平凡的一生。
相關關鍵詞: 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