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對903個全國部委和地方政府網站的評估,目前已有三成政府網站開展數(shù)據開放及應用工作;融合化服務有效推進,微博、微信、客戶端及其他第三方平臺為移動政務服務提供多樣化途徑。(來源:人民日報)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種媒介呈現(xiàn)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這種關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將電視、報刊等傳統(tǒng)媒介融合在一起。廣義上,“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甚至融合,不僅包括媒介形態(tài)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狹義上,媒介融合指不同媒介形式的結合重組從而產生新的媒介形式.以手機媒體為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 互聯(lián)網與無線通信融合的加強 手機報、手機廣播、手機電視等手機媒體相繼問世,這一方面反映了報刊廣電媒體對手機網絡傳播新高地的搶奪,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報刊和廣播電視以信息技術為中介,借助衛(wèi)星、電纜、計算機技術等傳輸手段,使得各種信息在同一個平臺上得到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間的互換性與互聯(lián)性得到了加強,媒介一體化的趨勢日趨明顯。
就以互聯(lián)網為基礎的新興媒體異軍突起,特別是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的出現(xiàn),上瓦解了不準私人辦媒體、禁止異地監(jiān)督等政策規(guī)定。一些微博大V,動輒幾十萬、成百萬乃至上千萬粉絲,甚至辦起了微刊、微電臺,網上視頻更是異常火爆,其傳播力和影響力大大超過了平面媒體甚至廣播電視?,F(xiàn)在,幾乎所有商業(yè)網站都在違規(guī)采編、轉載新聞,而關于公職人員、新聞從業(yè)者微博管理規(guī)定,稍加變通,即可規(guī)避,形同虛設,幾無作用。
當前,個別網民利用網絡發(fā)泄私憤、造謠傳謠、誤導公眾,甚至侵害他人隱私、實施網絡犯罪;一些所謂網絡精英借助敏感事件,惡意攻擊現(xiàn)行制度,指責抹黑黨和政府,甚至煽動公眾顛覆黨的領導和國家政權;一些傳統(tǒng)媒體從業(yè)人員白天種公家田,晚上種私人地,通過隱姓埋名、化名注冊,把不能在自家媒體上公開發(fā)表的稿子,轉而發(fā)到網上,甚至賣給一些網站賺錢收費。網絡絕非法外之地,必須依法管理。如果總不較真、聽之任之,勢必形成“破窗效應”,放縱和加劇網絡輿論亂象。即使對那些強勢媒體、知名網站和名人博主、微博大V,在管理上也必須敢于碰硬,該警告的警告,該禁言的禁言,該關閉的關閉。只有將包括網絡在內的新興媒體,像現(xiàn)實社會一樣依法管理起來,才能為我所用、不受其害,也才能還公眾一個規(guī)范有序、文明健康的網絡世界。
網上“意見領袖”代表了相當數(shù)量擁躉的心聲,公眾關注度高,對網民情緒和網絡輿論影響很大。管理部門要采取多種手段,轉化、扶植和培育一大批理解、認同、贊成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意見領袖”,通過他們來影響網民、引導輿論。同時,要倡導黨員干部上網、開微博,替黨和政府說話,培養(yǎng)我們自己網上的“說話領袖”,占領新媒體這一新的輿論陣地。
盡管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兩個輿論場客觀存在,甚至此消彼長,但一時誰也還很難把誰吃掉,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依然還會共生共存、相互融合,相互影響、頻繁互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不可偏廢,必須打通兩個輿論場,同奏時代主旋律,聚合發(fā)展正能量。
推動兩個輿論場“同頻共振”。策動兩個輿論場齊唱“同一首歌”。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共同的“興趣點”,大到黨的治國理政方略、國家內政外交決策,小到百姓安危冷暖、人間社會百態(tài),只要戳到“興奮處”,都能形成同頻共振的輿論場,發(fā)展壯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即使在一些公共危機形成的輿論狂潮中,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其中的理性光芒,放大其中的正面聲音,因勢利導,正確應對,就能匯涓涓細流成大江大河,讓主流輿論響亮有力。
要主動拆除對網絡、網民的 “心理隔膜”,既不能因為網上輿情的“草根”而藐視之,也不能因為網民對政府的“習慣性質疑”而排斥之,更不能因為擔心沾惹是非而裝聾作啞。只有把社會輿論特別是網絡輿情作為現(xiàn)實民意的風向標和參照系,站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高度,勇于正視、敢于擔當,及時回應、積極作為,才能贏得民心、贏回信任。大量政務微博的誕生,就是政府主動利用新媒體、搭建起的與民眾溝通的橋梁,雖是尺幅之地,卻受眾面廣、互動性強、關注度高,發(fā)揮著發(fā)布信息、解讀政策、解答疑問、提供幫助的大作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黨和政府在微博上經常處于被動的尷尬局面。
媒體競爭主打新聞,輿論引導“內容為王”。只有受眾愛看愛聽、愿看愿聽,才能實現(xiàn)有效傳播。主流媒體應當清醒認識到,“不是群眾拋棄了你,而是你遠離了群眾”。主流媒體不能做埋頭沙子的鴕鳥,而要敢于直面社會熱點、輿論焦點。傳統(tǒng)媒體還要加快向新媒體進軍,辦好官方網站,開通官方微博,暢通權威信息發(fā)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