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四川代表團的審議時,提出“政治生態(tài)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是一項持久的工作。”
政治生態(tài)是黨風、政風及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要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需要不斷凈化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筆者以為,凈化政治生態(tài)需點面結合,多重并舉,方能見實效。
凈化政治生態(tài)要抓“關鍵點”,即抓住“關鍵少數”, 下大力氣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實踐證明,一些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違法亂紀,大行腐敗之道,敗壞了黨風政風,帶壞了一批黨員干部,教訓是深刻的。因此,要加強對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管理,徹底改變對干部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現象,使領導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凈化政治生態(tài)要抓“基礎面”,即嚴明黨的紀律。習總書記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guī)矩、講規(guī)矩、守規(guī)矩。”當前,有些黨員干部覺得紀律是“稻草人”,所以不放在心上。實踐表明,一些黨員干部無視黨的紀律,不按規(guī)矩辦事,是導致政治生態(tài)惡化的直接誘因。因此,當前必須嚴明黨的紀律,把權利裝進籠子里,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只有防微杜漸才不會潰于蟻穴。
凈化政治生態(tài)要抓“一條線”,即堅持正確選人用人路線。選人用人路線是凈化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的入口關。事實證明,“讓好干部受尊重、受重用,讓阿諛逢迎、弄虛作假的干部沒市場、受懲戒。”才能建立起一支有擔當、有責任的為人民服務的隊伍。因此,要嚴格落實選拔任用的組織程序,健全完善用人問責機制,切實履行好選人用人的把關責任,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
筆者以為,通過點面線結合,嚴明黨的紀律,嚴懲黨內腐敗,完善用人制度,一定能夠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