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同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國家衛(wèi)計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總結地方經驗,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務分工,進一步健全完善稅收、社會保障、住房、就業(yè)等政策,優(yōu)先配置婦幼保健、托幼、學前和中小學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huán)境,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保持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3月11日,新華社)
計劃生育曾經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一切國家大事都必須讓路的頭等大事,時隔三四十年后,基本國策不再基本,取而代之的是國家又急轉直下地如何確保生二胎。試想人丁興旺之后的人口膨脹,再到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小孩后的人口極度萎縮,再到如今急急忙忙宣傳生二胎的好處,為何會出現如此狀況,為何我們的人口政策始終左右搖擺,真的值得我們三思而后動。
人口政策制定要有科學性和連貫性。任何政策的出臺都必須考慮其科學性,在科學的基礎上才會有著長時間的連貫性。假如每一項政策都只是顧及到當時,只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那么我們的國家就會如同那些忙于政績之人一樣,時時翻新,事事標新立異。在人口政策上如果還是這樣的話,不僅耽誤著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更影響著一個個家庭的幸福安寧。當然,人丁興旺的時代背景是因為長時間的戰(zhàn)爭,和極有可能的后續(xù)戰(zhàn)爭需要,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小孩是因為人口極度膨脹,已經給國家造成了極大的負擔。不過,我們的黨政官員,我們的各級各類決策機構,在制定國家政策時,應該深入社會仔細調研,爭取社會最大的民意支持的基礎上再行制定,切不可再強制制定,強制執(zhí)行,那樣的結果只能是于國于民都不利。
人口政策利好宣傳切莫過頭。任何政策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或許在那一段時間適用,或許過一段時間適應,不要因為我要達到什么目的,就千方百計地將它的利好面無限夸大,甚至不著邊際。假如還是這樣,就可能將整個社會從一個誤區(qū)導向另一個誤區(qū),進而導致別人的極度不滿。過去關于人口的政策似乎還在耳邊縈繞,尤其是那些過激的宣傳至今還影響著無數的家庭,已經或正在給別人帶來傷痛,這些都是我們在后續(xù)宣傳上需要認真把控的問題。
總之,一個家庭有兩個小孩,對于家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對于國家的宏觀調控是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