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肉給親人,自古有之,然不同時期的拈肉行為意義不同。
貧窮時期,經(jīng)常見到的是父母往孩子的碗里拈肉,這體現(xiàn)的是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曾記得,孩提時代的我,不管在家中吃飯,還是外出去親戚家“吃刨湯”,到辦喜酒或辦喪事的人家去“吃九大碗”,我的父母總會往我的碗里拈肉,讓我吃。所拈的肉,可能是父母碗里的,也可能是餐桌上的菜碗里的。那時年幼,只管接著就吃,沒有想過父母是否還有吃的,更不可能去想為什么父母總往我的碗里拈肉?,F(xiàn)在想來,感覺愧對父母,因為自己跟本沒有想過父母是否還有肉可吃。那時生活條件大家都不好,全村的人都很少有肉吃。在自己家里,要一、兩個星期才吃一頓肉,我們?nèi)移呖谌?,一人只有三四?在親戚家“吃刨湯”,一桌八個人,一人只有四五片肉;在辦喜酒或辦喪事的場合“吃九大碗”,一桌八個人,一人只有一坨肉。因此種境況,故在吃肉場合,不但我的父母總會往我的碗里拈肉,把父母的那份拈給我吃,我也經(jīng)常見到其他孩子的父母這樣做。父母這樣做,為的是能讓自己的孩子多吃一點肉。然而,父母常常是變成無肉可吃,但卻心甘情愿。在父母的心里,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心里想著的永遠是孩子。父母是多么的偉大!這不正印證了“天底下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無私的”這句話嗎?
生活相對富足的今天,經(jīng)常見到的卻是孩子往父母的碗里拈肉,但反映的卻是孩子珍惜糧食的良好品德。也許是經(jīng)常教育女兒要懂得“粒粒皆辛苦”的緣故,與女兒就餐時,女兒有時會對可口的肉食多拈一些,當(dāng)她吃不完的時候,就會把肉拈到我碗里,我接過來的時候,有時會說笑道:“你看,老爸的身體就是這樣被你催肥的!”在單位的食堂就餐時,我也??吹狡渌⒆优c其父母之間的這一幕。這種情況下,父母一般也不會拒絕,因為那是孩子的良好品德——懂得珍惜糧食。
拈肉行為,或體現(xiàn)著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或體現(xiàn)著孩子的良好品德,或體現(xiàn)著人間親情……其能從古時延續(xù)至今,我相信亦能延續(xù)到將來。因為它總體現(xiàn)著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