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地方換屆,總會有的同志走上領(lǐng)導崗位,有的同志調(diào)動工作崗位,也有一些同志因身體、年齡等原因離開領(lǐng)導崗位,退居“二線”。多數(shù)領(lǐng)導干部講黨性、顧大局、守紀律,能夠正確對待個人的“進退留轉(zhuǎn)”,自覺服從組織安排。但現(xiàn)實中,也有少數(shù)干部,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職務(wù)變動,退居“二線”后心態(tài)失衡,出現(xiàn)消極、抵觸情緒,甚至違反組織紀律。(人民日報2月14日)
在旁人看來,干部退居二線就是平穩(wěn)落地了,就是悠閑的拿著工資而可以不做事情,而且這部分領(lǐng)導干部不在少數(shù),但是退居二線又并不等于退休,如果說真的就讓這些“二線”干部閑下來,那么久相當于是養(yǎng)著一群閑人,這既是一種財政支出的浪費更是一種人才資源的浪費,這顯然與當下嚴厲治腐與改進作風的形勢,這就要求我們的“二線”干部退而“不退”繼續(xù)干事,必須為“二線”干部注入“保鮮劑”,保持“二線”干部的干事激情。
首先是要正確認識“二線”干部。對于退“二線”的干部來講,要認識到這僅僅是一個過程,并非是對自己成績的否定,而是一個多方面的考慮與照顧,干部自身要從心理上去接受組織的安排,不能因為退居二線而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更不能因為退居二線而丟棄工作;對于組織來講,更應該從實際中重視“二線”干部,干部退居“二線”不僅僅是干部的事情,更是組織的事情,組織不能夠因為干部退居二線而放松了對干部的管理,更不能因為干部退居二線而放任自流甚至是給予小鞋穿,組織應該在更多的方面給予二線干部照顧,充分保證二線干部對組織的信任度。
更為重要的是要為“二線”干部注入“保鮮劑”。退居二線,對于干部來說,心理上的打擊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必定是領(lǐng)導干部,覺悟與眼光都有著較高的水準,內(nèi)心的那股干事激情仍然是存在的,那么此時組織就必須正確看待“二線”干部,公平對待“二線”干部,給予“二線”干部更多的干事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重用“二線”干部,讓其得到同等的尊重,營造一個繼續(xù)讓“二線”干部干事的氛圍,保持“二線”干部的干事激情,讓其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xù)為國家、為人民作出貢獻。
任人唯賢,能上能下是干部用人的優(yōu)勢所在,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保證干部隊伍活力十足,當下正值換屆年,上下的干部將不計其數(shù),保證干部隊伍穩(wěn)定,給予“二線”干部干事機會,激發(fā)“二線”干部干事激情將是重要的一步。